2020年實現“一號走遍深圳”
2020年實現“一號走遍深圳”
深圳出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,重點推進十大工程建設
來源:晶報2018年08月02日版次:A03
記者從最新一期政府公報獲悉,深圳近日出臺《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將堅持全市“一盤棋”“一體化”建設原則,強力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,到2020年,實現“一圖全面感知、一號走遍深圳、一鍵可知全局、一體運行聯動、一站創新創業、一屏智享生活”的發展目標,建成國傢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,達到世界一流水平。 《方案》指出,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,深圳將構建從支撐、平臺到應用的新型智慧城市一體化建設格局。
實現“六個一”目標
《方案》提出瞭到2020年要實現的“六個一”發展目標。
“一圖全面感知”
——建成全面感知城市安全、交通、環境、網絡空間的感知網絡體系,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的社會運行態勢。
“一號走遍深圳”
——建成電子公共服務體系,個人通過身份證號+生物識別、企業通過社會信用代碼+數字證書可辦理各類公共服務事項。
“一鍵可知全局”
——建成基於大數據、信息共享和人工智能的決策輔助體系,操作鼠標即可獲取所需的來自全市各部門、各系統的所有數據,以及各類定制化決策支撐報告。
“一體運行聯動”
——在公共安全、城市運行管理的各領域通過信息化手段建成反應快速、預測預判、綜合協調的一體化城市運行管理體系,實現市區聯動、部門聯動、軍地聯動。
“一站創新創業
”——通過數據開放平臺和大數據交易平臺,釋放數據紅利,打造成基於開源數據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,提升數字化產業經濟活力。
“一屏智享生活”
——融合政府、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的與市民生活相關的各類服務,建設一體化市民服務平臺,市民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可方便快捷獲得高品質生活服務。
建設“兩大中心”
深圳將構建一個涵蓋全面感知網、通信網絡和計算存儲資源的集約化智慧城市支撐體系,結合市超算中心計算能力,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統一提供計算、存儲、網絡、物聯感知等資源服務。
同時,深圳將建設城市大數據中心和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兩大中心。其中城市大數據中心包括城市數據資源體系、數據共享開放服務和共性支撐功能服務;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包括城市運行態勢展現、跨域業務協同和決策支撐服務。通過兩個中心建設,打造智慧城市的大腦和中樞,構建信息開放集成環境,支撐應用系統集成和跨部門跨領域信息共享和業務協調。
基於統一支撐體系和城市大數據中心,深圳將推進公共服務(包括政務服務、醫療、教育、社區服務等)、公共安全(包括公安、應急、安全生產等)、城市治理(包括交通、環保、水務、城管等)、智慧產業(包括智慧園區、智慧工廠、創新服務平臺和大數據產業等)四大領域應用工程建設,並與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實現聯動協同。
重點推進十大工程
按照總體框架和“六個一”總體目標的思路,《方案》重點推進十大工程建設。包括高速寬帶網絡工程、全面感知體系工程、城市大數據工程、智慧城市運行管理工程、智慧公共服務提升工程、智慧公共安全體系工程、智慧城市治理優化工程、智慧產業發展工程、網絡安全保障工程、標準規范保障工程。
其中,智慧公共服務提升工程將按照“以人為本、服務導向”原則,以市民和企業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需求為主線,優化整合各級各部門服務內容,建成國內領先的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體系和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民生服務體系,市民及企業服務體驗和便利程度極大提升。
在推進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體系建設方面,建立前臺統一受理、後臺分類審批的“一門集中、一窗受理、一網通辦”政務服務模式,建設覆蓋多渠道、多層級的公共服務終端體系,統一市、區、街道三級政務服務。統一全市的網上辦事大廳、手機APP、微信公眾號、自助終端等服務渠道。建設完善手機APP,編制應用接入標準規范,匯聚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,讓市民、企業通過一個APP辦事,實現“一屏智享生活”。整合政府門戶網站、政務公開、網上辦事大廳、12345公開電話等功能,建設統一的政府電子公共服務門戶,實現市民一站辦事、一號咨詢。
《方案》指出將建立“防禦、監測、打擊、治理、評估”五位一體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,構建滿足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需求的標準規范體系。全市統籌規劃、建設統一信息化支撐、技術標準和評價指標,各區(含新區,下同)、各部門遵循集約建設、共建共享、互聯互通原則,按照統一規劃、技術標準進行分步實施。
- Aug 16 Thu 2018 22:08
2020年實現“一號走遍深圳”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